ISO9001:质量记录控制程序
1.目的
规范质量记录的管理,客观、准确地反映质量活动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,为产品的可追溯性以及采取改进、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。
2. 适用范围
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所有记录。
3. 术语
记录: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。
4. 职责
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关质量记录的审批。
各部门负责相关质量记录的编制、填写、收集、保存、归档、移交、处理。
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、审查质量记录控制的实施情况。
总经办文控员负责对质量记录进行编号。
质量记录的填写人员,对所记录的每一个数据文字负责。
5. 作业程序
凡质量体系中的记录、报告、检验和验证数据等,均属“质量记录”的范围。质量记录可以是表格、图表、报告、磁带、磁盘、照片等形式。
编制、审批、标识、发放
质量记录的编制,根据工作的需要,由各使用部门科学合理的编制质量记录。质量记录要求设计美观、格式清晰、项目明确、填制方便,能实现使用目的。质量记录的编制应尽可能全面,能反映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和结果以及质量体系运行的情况和效果,能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。
质量记录的审批、标识和发放
经部门负责人或公司审批的质量记录样稿,由总经办负责对其进行性标识编号。总经办文控员编制公司《质量记录样册》,每一份质量记录均有的编码。质量记录编号标识后由使用部门进行发放、使用。
iso9001体系认证物控部对采购的过程进行监控,并在每年的十二月份,根据所购物资的质量、交货准时性、价格及服务质量等对供应商做一次全面的评价,具体要求按《供方评审控制程序》执行。
总经办对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,并在管理评审前,对收集的质量体系运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,形成“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”报总经理、品管部、生产部及相关部门。
生产部、技术部、设备部对影响生产过程的各种因素,如设备完好率、产品合格率、生产任务完成率等情况进行分析,以了解过程的特性与发展趋势。
数据分析的运用
数据分析时,应考虑将结果与相应的质量目标和规定进行对照,以用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与有效性。
针对其中的问题,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,具体要求按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》执行
iso9001体系认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
1 目的
保证生产过程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,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。
2 范围
此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生产过程。
3 定义
过程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的活动。
4 相关文件
4.1 生产设备操作指导书
4.2 纠正及预防措施程序
4.3产品零件表
4.4工序作业指导书
4.5产品工艺流程图
5 职责
5.1 产品研发部负责提供工艺文件及标准,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。
5.2 生产发展部经理负责生产过程控制。
5.3 质检部负责产品检验并统筹产品改善。
6 相关记录
6.1 生产计划明细单
6.2 出货排程
6.3 出库单
6.4 车间产量日报表
6.5 产品检验日报表
6.6 终检验报告书
6.7 不合格品处理单
6.8 入库单
6.9 退料单
6.10 补料申请单
6.11 订单
6.12 物料交接表
iso9001体系认证工作程序
本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以类:
A层文件:质量手册。
B层文件:程序文件。
C层文件:三级文件(包括记录、标准化表格、作业指导书、质量计划、质量管理制度、外来文件等)。
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、审核和批准。
《质量手册》由公司组织各专业人员起草编写,管理者代表审核,总经理批准,并以《批准令》的形式颁布实施。
《程序文件》由公司组织各专业人员起草编写、审查,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。
三级文件的编写和审批程序
a)质量管理制度由各部门组织人员起草编写,部门审核,管理者代表审批,报综合办公室备案下发实施。
b)记录随相应文件一同审批,报综合办公室备案。
文件的打印、装订。
公司的文件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打印、校对,并印刷成册,出版形成统一采用A4纸的幅面。当图样、表格等有关格式不宜扩大或缩小时,该页可用其他适当的幅面尺寸。